高校“双一流”建设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访谈 张伯礼院士:学科建设和经济建设应该无缝对接

发表时间:2020-10-01

张伯礼院士(图片由受访者提供)

“实际上,学科建设和经济建设、社会发展应该是无缝对接的。在一个应用学科的发展中,如果不能解决企业中的问题,这个学科就发展不了。”近日,在第十六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活动期间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表示。

学科在解决产业面临的问题中发展

张伯礼说,应用学科建设的任务,应该服务于经济建设,特别是现在的评估体系也在往这方面靠拢,无缝对接。把企业的问题转化为科学问题进行研究,这正是学科发展的内涵动力。有些基础学科的发展要抓前沿问题,而应用学科的发展则是要解决产业中存在的问题,中药学正是这样的一个学科,当然不排除也有基础研究。

3年前,天津中医药大学入选国家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名单,中药学入选“双一流”建设学科名单。张伯礼介绍说,产业对中药有重大需求。目前,中医药健康产业市场规模达到3万亿,中药直接产业规模为1万亿。在这么大的市场规模下,我国的制药水平虽然实现了机械化、自动化的2.0版,而国际先进水平则已经达到4.0版的智慧制药。“如何尽快进行中药制造业的升级迭代,实现数字化制药、智慧制药,这是中药学科发展的方向。正是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努力探索高校和企业如何实现无缝对接。”

作为高校,主要任务仍是教学,不能坐而论道,而是要在实践中通过科研来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。企业则能够提供科研所需的项目和经费,目前,天津中医药大学帮助企业建立了十几条数字化生产线,还帮助企业改造了很多大品种。在这个过程中,高校、企业加深了理解,双方在相互支持、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中得到长足发展,实现多赢。展望未来,张伯礼认为,高校和企业要融合发展,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。目前,在国家发改委支持下,学校建设了4万平米的产教融中心大楼,明年可以投入使用。在这里,有一条智慧制药的示范生产线,设置了若干模拟工厂车间。企业正在探索把研究中心建在学校里,企业技术员和学校师生共同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。问题解决后,再把模拟车间的生产线放大到企业生产车间去。

今年2月,我国中医药系统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——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户天津中医药大学,这标志着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中有了中医药一席之地,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有了国家级创新基地。张伯礼表示,未来,学校将努力把中药学学科做到更好,发挥其最大的经济支撑作用,把古老的中药做到现代技术水平,造福中国人民的健康。

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助力产业发展

一般,企业更多的是了解自己的品种,对于其他企业同类品种的技术情况并不清楚。而高校超脱于企业之外,掌握前沿和领域技术的进展以及相关信息,可以指导企业开发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品种,同时还可以助力高新技术在企业的转化,突出品种的优势和特点,将其做大做强。

每个品种有各自的特点,每个品种处方组成不一样,工艺也不一样,控制质量的点和方法也不一样。张伯礼告诉记者,学校中药工程学院搞了7个技术模块,可以帮助企业去做转化。这7个模块企业可以选,可以要7个,可以要5个,也可以要2个,因品种因企业因条件可以自主选择,也可分步实施。

学校如何帮助企业把技术嫁接过去?张伯礼举例说,2014年该校主持完成的项目“中成药二次开发核心技术体糸创研及其产业化”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。回忆起当时的情况,张伯礼记忆犹新。他告诉记者,本世纪初,全国热衷于搞新药,而自己的主张是:改造好大品种也是创新。企业有不少疗效挺好的品种,但市场销售额只有一两亿元,最多的不过3至5亿元。而在国际上,十亿美金才是大品种。怎么做大做强一个中药的品种?企业提供需求,科研人员来解剖品种。为此,天津市科委给出了30个品种,每个品种政府给200万元,企业配套200万元,即一个品种投入400万元。“我们分三批改造,经过8年,把这30个品种都改造完了。从改造前的销售额12亿元提高到了50亿元;从两个过亿元品种变成13个过亿元品种,在国内市场上的占有率显著提升。像这样,产教融结合,学校和企业实现双赢。企业得到好品种,销售额大幅提升;学校开拓新研究方向,研制出一批先进技术,在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同时,培养了一批复合型人才,在实践中把高水平的实验平台搭建起来了。” 目前,中药产业已成为我国独具特色和少数具有原创优势的产业之一。然而,中药科技基础相对薄弱,制约了中药品种做大做强。中医药如何走出国门,走得更远?“一定是靠企业。在助力产业升级的过程中,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。高校只是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支撑力量,企业才是走向国际的关键和生力军。作为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,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,学校需要与企业协同创新、联合攻关,绝对不能闭门造车想当然地搞创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