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归文创孵化,「Punch」借区块链登记版权收入分配规则,并为创作者提供协作工具

发表时间:2018-04-11

很多工作无法由个人或单个团队独立完成,需要跨界合作。36氪曾报道过一些适用于不同协作场景的工具型产品,比如项目协作工具Asana、文档协作工具石墨、VR协作工具MasterpieceVR、企业协作服务提供商Igloo等。

今天要介绍的Punch(旁趣)从2015年起,开始研究文创领域的协作形态,比如将音乐、影视的制作流程线上化,确认版权归属、收益分成的同时,提升整体工作效率。

Punch先是从文字出发,在2016年中上线了基于web端的故事接龙平台,用倒计时和接龙的形式收集“群众”灵感,完成短篇创作。当时,平台孵化了1000余篇完整作品,其中《世事无常》、《目的地》等IP已改编并进入影视化制作。当年年底,Punch推出创意众筹APP,为平台上的80余位各领域创意先锋提供作品出售和线下活动的机会。

Punch上的部分达人

2017年,Punch推出的多媒体创作平台“旁趣”APP结合了线上主题活动灵感征集和线下PGC共同写作,形式向文字外的语音、视频、图片等延伸,并回归到创意众筹的初衷。

共创解决了圈子封闭、找到各环节“对的人”费时费钱的问题。众筹则降低了发起一项艺术创作的成本,在大机构垄断头部IP的环境中,有益于发掘更多有才华的中小创作者。

创始人赵子惠向36氪介绍,当时的Punch技术尚不成熟,偶尔会“找不回”创作者。此外,在协作模式下,容易出现版权收入分成不均的情况,官方出面又缺乏信服力。

赵子惠在去年4月发现区块链技术可以解决上述问题。随着公有链逐渐成熟,Punch向全球文创作者,提供一个基于区块链的发布创意、协同创作、确定数字产权、孵化IP的众创平台。平台上现积累了约60万用户,签约写手400余位,产出多媒体交互故事2万余篇,其中,30集电视剧《如果遇见你》、电影《可乐》等剧本IP已立项。

艺术共创可以是:

  1. 作品集。发起人抛出一个主题,比如“分手信”,对主题感兴趣的人上传相关文章、照片、录音、视频等,经翻译、整理后出版成集。
  2. 音乐专辑。词作者、曲作者、编曲、歌手、乐手、录音、后期、MV拍摄、专辑封面设计等来自不同公司和背景的角色共同参与。
  3. 影视作品。剧本、美术、配乐、后期等不涉及线下工作的环节可以抽象成工作流,放到链上高效配合。

发起合作又可分为:

  1. 需求方发布定制需求(比如一首奥运主题歌曲),想参与的创作者们达成一致后,可以组建工作室,也可以短期/单次合作。各环节完成自己的部分后,按劳分成。
  2. 创作者将零散的灵感放到线上,感兴趣的人参与并补充,共同完成作品。对成品满意的机构付费使用,也可以多个需方一起参与众筹、售卖作品。

Punch作为平台,需要设计出审核各环节贡献度的基础规则,具体的分成比例则由参与者投票(点赞)决定,并写入智能合约,事后自动执行。在投资优质IP上,Punch官方和用户权重相同。这样的设置既不固化,有助于促进各单元合作;也不专治,相当于“多中心”达成共识。

除了在艺术领域积累了大量机构资源,Punch的核心优势在于一款类似SaaS的服务系统。这套工具包括智能化编剧模板等,向B端开放API,符合文创工作者的习惯。系统正在专利申请中。

有工具抓住音乐公司、游戏公司、出版社等B端,就可以发起需求,吸引C端“接单”。Punch目前主攻中、韩、法三国艺术市场。当平台积累了足够多的机构和作品,社区趋向市场化,需求方可以挑选到满意的作品,中小创作者也可以争取到相对合理的价格。

为避免版权纠纷,用户需实名注册,前端可选择匿名展示。

据介绍,Punch已开发了文字板块,5月将推出第一版DAPP和PC端工具,之后计划通过智能搜索,协助机构快速找到创作者。同时,团队也在寻找高性能、稳定的公有链,在完善底层后,考虑将内容上链。

DAPP上线后,Punch将开启天使轮融资,主要用于技术研发。作为平台,Punch的盈利主要来自交易分成,也会以通证投资和鼓励头部,共享版权收益。

团队近20人。赵子惠,制作人、演员,作品有《新林海雪原》、《最好的安排》等。徐兵,出品人、编剧、导演,作品有电视剧《在纽约》、《重案六组》等,电影《缉枪》、《老炮儿》等。童森,设计师、音乐人设计工作室Old-Fashioned Naturalist创始人。CTO李伟,资深架构师、算法工程师,曾任豆瓣、人人网首席架构师。COO丁云婷,曾任36kr融资助手COO、Fitime运营总监及合伙人。CPO张娟,曾任阿里巴巴产品总监、百度产品经理。

我是郝方舟,区块链优质项目求报道,请加微信nooxika,备注公司+姓名+事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