艺术展览应注重学术还是流量

发表时间:2019-02-18

图片来源:故宫博物院

关于春节,我们听到最多的声音就是“年味淡了”。看春晚、吃大餐、逛庙会,这些传统过年方式似乎都不再那么令人激动和向往。

今年春节最大的感受就是,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博物馆里过大年。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数据显示,春节期间参观博物馆、美术馆的游客占到四成以上,超1.6亿人次。年味淡了,文化味足了,这未尝不是一种进步。

然而,现实问题是,对于公众认知和文化的提升,博物馆和美术馆是否做好了准备?回顾2018年,各种艺术展览层出不穷,有曲高和寡的学术大展,也有流量飙升的网红展,在业界也引发了一种争论,艺术展览究竟应该强调学术还是流量呢?又该如何寻求两者之间的平衡?

近年涌现出不少网红展览,一度成为打卡胜地,但令人目眩的“声光电”背后似乎少了些许学术支撑。与此同时,不少展览水准良莠不齐,比如有的打着西方大师旗号的“艺术大展”几乎都是复制品充数,令观众大呼上当。

不可否认,大众在观展之时存有一种猎奇心理,“新鲜、好玩、时尚”,是他们衡量展览优劣的重要标准。此类网红展览往往自带流量,观者云集但往往文化内涵不够,如同快餐,营养价值不高,大都沦为拍照留影的背景墙。另一方面,展览的学术性太强,可能面临曲高和寡的窘境,观者甚少,展览意义势必大打折扣。

时代的变化,使得审美趋向多元,这对博物馆和美术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怎样的展览才是好的展览?引发“故宫跑”的千里江山图——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、北京画院美术馆所推出的齐白石系列研究展、中国美术馆推出的“典藏活化”系列展览等,在收获足够流量支撑的同时,也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。由此可见,一场好的展览,学术和流量都要兼顾,网红展览要适当融入学术,学术展览也要放低身段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高深的知识传递给观众,把美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。

春节期间故宫博物院推出的“贺岁迎祥——紫禁城里过大年”,门票提前一周就已售罄,为何如此叫好又叫座?首先,有故宫这一流量大户的天然优势。另一方面,故宫博物院方面做了很多功课,比如根据文献资料查询到了天灯、万寿灯的具体尺寸和使用方式并成功复原,最大限度还原了近200年前清宫过大年的年俗盛况。“用心做好展览”,这也是深受观众欢迎的重要原因。

客观而言,自带流量的网红展览应该鼓励,因为这是吸引公众关注艺术、走近艺术的重要渠道。学术展览应该扶持,因为这是文化的延续与拓展。对于博物馆而言,更要做好每一场展览,“让文物活起来”不是一句空话,需要当代语境之下的重新发掘、提炼、诠释和包装,才能真正让这些文化宝藏重新焕发魅力和生机。对于公众而言,需要做的就是脚步慢下来,细细去品味自己认为值得的每一场展览、每一幅作品。